油麻地.....童年走過的日子

六十年代之油麻地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油麻地........六十年代懷舊地圖

相命占卜『照田雞』

  不使用汽燈的行業還有相命占卜『照田雞』是也
  其實我只信科學,是不信相命術數,記得當年廟街的照田雞檔相當多,而仍是小童的我最愛看雀鳥占卦,但我從未見過用白色的雀,雀鳥占卜一般分三次跳出來挑卦書,每次都經檔主洗亂再排列,而它都能挑出相同的卦,讓占卜者相信是命中注定,而每次挑完,檔主都以火柴盒盛器喂食一次。
火水燈照田雞
雀鳥占卜

原當錶

  自備小型發電機者,除了打磨外,還有一種就是那些賣舊手表的業者,他們都寫著『原當錶』,都自備小型發電機去推動光管照明,但這些小型發電機都會發出一些味道,行過就會聞到一陣異味。
就是這些原當錶 ,當中來歷則頗堪玩味。

打磨翻新手錶

   從前行廟街,一定見過這些檔口,「佔光汽燈」都無法做到他們的生意,他們自備小型發電機,因為打磨機要耗電力。
大家只要放低隻『蛋』,他們便會幫你打磨到『立立令』
布轆打磨翻新手錶業者

周衛記衣車行

   無意間給見到我熟悉的一間鋪頭,「周衛記衣車行」,六十年代家父是它的熟客仔,常在該店跟老闆談天,一呆一兩個鐘,但我卻覺得好悶 ,但都俱往矣
圖左中是招牌「周衛記衣車行」

油麻地「果欄」

   油麻地「果欄」,對我來說有點有趣經歷,分享一下;話說六十年代中某年中秋節前,我大佬不知聽誰說好賺,學起賣水果來,記得那天早上四、五時便起床,跟他一起去油麻地果欄買貨,多間走遍,但見各個欄門前,人人都手執一個得幾根柱子的小算盤,晃動著發出劈里啪啦聲響,以其招來;而議價時都用此小算盤報出,似是不想讓隣近行家知曉,煞是有趣;最後我們買了幾籮「沙田柚」,由於我們沒有固定檔口,故沒採用寄貨方式,而用手推車推往旺角街市擺賣,大半天便賣完,四角錢買入一元賣出,利潤相當不錯 ,但與我無關,那時我還是小童,只是助手一名而已
油麻地「果欄



   油麻地果欄,亦常簡稱作果欄,是香港主要生果批發市場,位於九龍油麻地,北臨窩打老道,南抵石龍街,西為渡船街,東為新填地街。果欄建於1913年,以前是九龍水果批發市場,以多幢一、二層高的石建築組成,至今尚可見到不少具戰前特色的裝潢。「果欄」是珠三角一帶對水果批發市場的俗稱。果欄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油麻地果欄長期以來都是香港和九龍市區的水果批發集散地,每天凌晨四時至六時都會進行水果批發、競投、交易、轉運等工作。於1990年代中,批發市場搬往西九龍填海區的長沙灣副食品批發中心,雖然交收工序不再於果欄進行,但依然有不少批發商在果欄經營。
   政府曾考慮清拆果欄並與隔着新填地街已停業的油麻地戲院建築及鄰近的油麻地抽水站宿舍(紅磚屋)一起發展,但由於果欄搬遷計劃仍存爭議,因此先行發展油麻地戲院和紅磚屋地段。

引自維基網

昔日油麻地棄貓收集箱

   街市街公厠旁個收貓綠色木箱,讓人放不要的貓,其實六十年代在公厠斜對面的油麻地街坊福利會,中間有一小屋,上面寫著皇家香港防止虐畜會,前面設一像郵箱般的小窗口,正是那小窗口,昔日我不知放過多少幼貓進去,有入無出的,聞說是拿去燒(人道毀滅),間接是殺貓兇手咯
   當年所住的舊樓養了兩只貓,一黃色一黑白,採任意走動方式飼養,吃飯才回來,那能不經常懷孕,一年至少兩次,欲養之也不可能。

廟街「小電影」

   我七十年代初在廟街近北海街見過,「有飛揸飛」,是用白牌/私家車接載去昔日三不管的九龍城寨觀賞黄色電影/真人表演,我見都幾多人上車,足證生意不錯,不過更多這類活動是在街市街一帶,下圖是八十年代初的情況,變成了用的士接載。
   昔日廟街的「小電影」從業員在派卡片


我在廟街的日子----朱興華

  五拾年代,廟街很陋、很貧、很擠,但有一股非常獨特的生活文化。
我家住在雞記樓上,十多伙一共三十多人,在拉板間房床位甚至床下底。沒有廁所,沒有風扇,更不用說電話和電視了。
還好有架公眾麗的呼聲,奇怪我們並不覺得擠迫,反覺很熱鬧,很開心。
師奶們嘈交,大講大笑,打麻雀不愁無腳,但老公回家前就得收拾了。
在家吃麵包皮,煲糖水;去餐室,吃滾水蛋和牛奶麥皮,還有街邊的燒豬骨花生粥,很滋味。普慶戲院睇大戲,芳艷芬、新馬仔、任姐是我們的偶像。

睇影片廣智戲院最平,還有光明戲院。油麻地飲茶一定好,最大眾化。還有得如,龍鳳戲院……
擔水上四樓洗太平地大家最忙,床板的木虱逐隻捉。夜市廟街最好玩:有卜卦算命,有賣武,有街頭諧劇,賣甘草杬、陳皮梅,還有口水佬賣百利髮乳,香港之夜頭腊花。兩三毛可以幫襯涼粉檔,一毛子可以剪牛雜,南乳花生和甜酸木瓜。
雞記麻雀天九最好生意,坐無虛席,輸光了明天再來過。

鴉打街華燈初下,很多人來人往。
女的是主角,吸引男主角的來臨。
阿姑們穿紅著綠窄腰花衫,輕倚牆角,輕吸香煙,噴向來人,就這樣的找她們的生活。
日間一樓多鳳,門開門關,阿姑笑口常開,很闊佬,常常請我們細路吃東西,似乎生活得很好,笑中有淚。
又有誰知當阿姑收工睡覺時,另一班人又要開始每日的工作了。

天未光果欄便人來木頭車往,勞苦的大佬抬上抬落重重的生果箱,把手臂弄得大大隻。老板的算盤打個不停,新填地果欄就這樣開了油麻地的一天。
上海街是袋裡有一點錢的購物區,就像一個大的百貨商場,各式各樣的鋪店:有李家園的百貨店;有文具兼紙札紮店;有什麼都有的山貨店:有令人看很眼花的疋頭店;有涼(茶)店王老吉、五花茶還有廿四味;有紅光滿鋪的結婚被服店;有生果店;有茶樓和餐室;有涼果店;有鞋店;有鐘錶金銀首飾店;當然還有當鋪,大大個押字高高在上,老板像縣老爺在等待有當的上等人家來;還有我最喜歡的熱帶魚店。
五拾年過去了,我一點也沒有忘記油麻地廟街,還是我常去的地方,找尋遺留下來的點點痕蹟,但我只能把從前的記憶影像套進眼前的景物。

有時把腳步停下來,關閉視覺,好待腦子能再次浮現那時的一切;好待自己能看到我曾熟識的破舊樓宇,擺檔的阿叔阿嬸;好待我再踏上破舊的木樓梯,咯咯作響;好待我再見到同屋的童伴,每家人的師奶,甚至很惡的包租婆;好待我再能與他們一起,在冷巷聽鄧寄塵諧劇,李我的天空小說,方榮的濟公和每星期一次的大戲直播。


朱興華(1935)我在廟街的日子1999 水墨設色紙本180 x 96厘米
香港藝術館藏品

花生糖

   懷念的花生糖,最愛軟椰絲糖,以前有些花生糖檔是現做現賣的,看著製作過程等著買,新鮮熱棘棘,絕無舊味「益」味

昔日之廟街 / 甘肅街

  要求原位擺賣,堅决反對無理安排

廟街東風螺、炒蜆、田螺

  我大佬在六十年代試過一段短時間學人賣東風螺炒蜆,怎樣賣那裡賣我不知道,只記得蜆跟東風螺要用水浸了一日才拿去賣,讓它們吐出沙粒,只見廚房大盆小盆放滿一地,大家還記得戰前舊樓無廁所的嗎?男性大便要去公廁,小解對準廚房地面去水渠口就行,成年人自有分寸,但『細蚊仔』怎管得那麼多.... 






上海街舊樓

  通過這張三十年代上海街舊照,見証到以前的店鋪很多都可以經營幾十年,當年社會欠缺的是資金,有錢人開鋪後要生存下來是沒有現在這般困難的,現在資金過剩,競爭大,微利的生意都爭住來做,拼個你死我活,不消幾年,店鋪都換個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