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童年走過的日子

六十年代之油麻地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油麻地........六十年代懷舊地圖

油麻地「有寶」 等大家發掘

  要認識真正的香港,其實應該從舊區入手,比看歷史書更生活化和容易吸收。在眾多舊區中,油麻地的社區特色肯定是經歷多年風吹雨打的老舖和舊建築。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油麻地並不「麻麻地」,而是寶地。
始於小艇停泊處
早於1860年九龍半島割讓英國以前,油麻地一帶已有人聚居,天后廟內有一塊刻於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的石碑,記載了當時該區稱「麻地」,只是一處供小艇停泊的淺灘。光緒元年(1875年),「麻地」改稱為「油麻地」,據說是因天后廟前的海灣廣場,為漁民曬晾船上麻纜而得名「麻地」,後來附近居民增多,有商店經營修補漁船所用的桐油和麻纜,因而被稱為「油麻地」。
油麻地經歷3次填海工程,第一次填海始於1875年,翌年油麻地獲重新規劃,開闢3條主要街道,即廟街、上海街和新填地街,並以現時天后廟為中心,建設低密度建築的市鎮中心,及後更夷平柯士甸道一帶山脈,把彌敦道延伸至油麻地。政府在1900至1904年進行第2次龐大的填海計劃,自新填地街填至渡船街,油麻地漸漸發展成九龍的商業中心,而上海街成為那裡最繁忙的街道。到了90年代初,九龍西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商業中心的地位漸漸轉移至尖沙咀及旺角,油麻地的發展步伐卻放緩下來。
老店市集多籮籮
油麻地的歷史價值的可貴之處,不只是因為歷史建築的保存,更多的是因為建築內的老店依舊繼續經營,多年來的地道生活仍然得以體現出來。特色店如雕刻店、佛具店、刀具店等,在其他地區較少會於同一區出現。沿著上海街走一趟,幾乎可以一覽區內特色老店,得如茶樓、木器老字號永安號、永華臘味行、鏡明相架、陳枝記老刀莊、雙光電器等。除了上海街,廣東道與新填地街都有不少老舖,油麻地昔日的社會風貌,仍可從中略窺一二。
油麻地另一特色可說是市集和夜市特多,包括玉器市場和毗鄰的油麻地街市,以及3個露天市集,即新填地街(甘肅街、南京街交界)和廣東道露天市集(登打士街、碧街交界)及廟街夜市(廟街、街市街交界)。
當中最為吸引的有玉器市場,內裡攤檔有不少都是來自廣東道,後因政府規範而於1987年陸續遷入玉器市場。現時那裡分A、B兩區,合共約有300多個攤檔,售賣不同級別的玉器。內裡的另一特色便是「書信街」——有多間攤檔專為不懂寫字的人服務,包括寫書信和報稅,保留了昔日民間面貌。
歷史建築成焦點
由於昔日油麻地位處沿海,天后古廟是當地的標誌之一,亦是一級歷史建築物。逾百年歷史的天后古廟昔日臨近海邊,是漁民出海前必向馬祖祈求平安之處,後因填海工程而遷現址,現時與多株榕樹相伴——「榕樹頭」因而得名,那裡是街坊聚腳地,也是舉辦社區活動的熱點之一。
論歷史建築,不得不提法定古蹟的東華三院文物館。它前身是廣華醫院大堂,於1911年已經落成,文物館屬傳統的樑柱建築結構,結構柱以木建造,豎立在具雕飾的花崗石柱座上。牆身以青磚築砌。整幢文物館坐落於花崗石平台上,結構中西合璧,在1992年獲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文物館內藏眾多珍貴歷史文物——歷史照片、檔案和文物,包括清光緒年間獲官員贈予的牌匾、1873年記載著東華服務單位每年收支情況等的《徵信錄》、1929年東華東院照片、50年代東華義莊的檔案和收據等,館藏豐富。
論人氣鼎盛,其中之一必定是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油麻地果欄,據九龍果菜同業商會有限公司執行幹事莫澤強說,果欄的「繁忙時間」是由晚上至翌日早上,深夜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其實早在1913年已經落成的油麻地水果批發市場,最初不單售賣水果,還有蔬菜、雞、魚、米和乾貨等。之後,魚欄、菜欄、雞欄等在60、70年代相繼遷出,而大眾對水果的需求增加,水果經營規模逐漸擴大,全港約八成的鮮果都是從果欄批售。
摘自:文匯報2010年12月13日專題 ■文、攝:盧寶迪

加士居道紀念碑『石筆』

昔日炎炎夏夜,晚飯後納涼,除了彌敦道普慶戲院側之三角公園之外,偶爾會到此地遊玩,六十年代是設有鐵鍊圍欄的,紀念碑側還建有一約五六呎高之磚砌立方體建築,不知為何物,但小孩子們都攀上爬下,樂在其中




   加士居道紀念碑,是香港一座紀念碑,本來的名稱已不可考,後人以其原設置於九龍佐敦加士居道與佐敦道交界而取此名。該紀念碑於1908年豎立,紀念於丙午風災期間法國魚雷艇「投石號」(La Fronde)沉沒而罹難的法籍船員。
背景
   1906年9月18日,一股強烈颱風襲擊香港,史稱丙午風災。當時有一隻名為「投石號」(La Fronde)的法國魚雷艇在維港沉沒,5名(有說20名)法籍船員罹難。1908年,有民間組織便在加士居道豎立一座紀念碑以作悼念。
   1949年5月,九巴開辦一條10號的巴士線,來往尖沙咀天星碼頭至加士居道紀念碑,後者的總站名稱為「紀念碑」,後來該路線延長到佐敦道碼頭,自此便再沒有巴士線以此作總站。
   1968年,香港政府計劃擴闊加士居道,便將紀念碑移到跑馬地香港墳場。惟道路擴闊工程最終擱置,紀念碑原址成為拔萃女書院校園的一部份。

引自維基網

京士柏『水塘山』

   南九龍裁判署後面是京士柏,小時侯我們叫它『水塘山』,水塘一般都不建山上,它其實是貯/配水庫,山上有天文台;每天早上差不多都跟著我爸到『水塘山』晨運,山腰處有一大片波地,大清早便聚集一群人在足球競技,而一眾旁觀者看得跟踢球的一樣投入,但看得出人流複雜,所以我們都只會路過而不停下圍觀。
   山上玩的都是一些康樂活動,捉金絲貓、蜻蜓、蟬、放風箏、打羽毛球.....等。
   山頂有小徑可繞天文台氣象站一圈,雖然隔著鐵線網,內裡的風速計、雨水測量....等儀器都見得到,如果遲了離去,約於早上九時後,會看到天文台的職員釋放出一個大氣球升空作探測活動。
   那時往遊『水塘山』,都是從伊利莎伯醫院斜路上,離去時除了走回原路之外,還可從衛理道「陸英軍醫院」方向出,或從「百步梯」直落窩打老道離去;記得好像從公眾四方街也可以上下京士柏山,但路比較不好走,那邊附近在戰時還建有防空洞哩。
   現在的京士柏山都景物全非了,除了一推豪宅外還是豪宅,連這市肺都快保不住了。
圖為1950年代京士柏公園1950年代京士柏公園_1.jpg
圖為九龍京士柏19xx
昔日香港 — 九龍京士柏19xx.jpg
皇家香港天文台---在京士柏山放出探測氣球

京士柏伊利沙伯醫院1978

六十年代初的伊利沙伯醫院護士學校-------那段斜路及石牆頂部,不知走了多少遍了。
六十年代初的伊利沙伯醫院

六十年代初的伊利沙伯醫院
1920年代的漆咸道
加士居道南九龍裁判署前.....1946年

天星小輪加價事件

【天星小輪加價事件,亦稱九龍騷動,於1966年發生於香港。事件由天星小輪加價港幣5分引起,市民上街抗議加價,引起九龍連續2個晚上出現騷亂。港英政府出動軍警鎮壓,最後造成1人死亡,18人受傷,1800多人被捕。

4月6日,入夜後開始有人在彌敦道向巴士擲石及放火。晚上8時,約300人向油麻地警署擲石及玻璃瓶。警察訓練分遣隊加以驅散;但人群在彌敦道再度聚集,電影院散場後人數更倍增。暴徒在各處放火,並且搶劫商店,攻擊消防局及公共設施;警察更成為襲擊焦點。警察訓練分遣隊以催淚彈、木彈及實彈鎮壓,當晚發射催淚彈772枚、木彈62枚、實彈62發。香港總督戴麟趾在凌晨1時08分宣佈,九龍區於凌晨1時30分至上午6時實施宵禁。】


   講起「南九龍裁判署」,便想起上述事件,四月六日當晚我都有在甘肅街/彌敦道附近看熱鬧,催淚彈的氣味至今記憶尤新,至九時許情況也開始變得惡化,見有許多人擲石及放火,遂趕忙回家,改在騎樓隔岸觀火,不時見有人群從甘肅街被防暴警察驅趕至上海街,他們全副裝備,藤牌+木棍,列陣推進,十分嚇人,連在家中都聞到催淚彈的氣味,至一點多實施宵禁(老一輩喜叫"戒嚴" ),情況才平靜下來。
   但這個宵禁,令我的一個親友也列入了那1800人當中;其後隨我爸到「南九龍裁判署」聽審,審訊的罪行全都是"遣反宵禁令",認罪者監三個月,有合理解釋者無罪放人,眼見所謂"有合理解釋"也不過胡亂隨便找個理由而已,但都一一被法官接受,真替那些認罪的不值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進入法院聽審,故印象尤深。

新填地街/榕樹頭

   從另一角度看新填地街/榕樹頭一帶的戰前舊木樓,1963年已殘舊得像個廢墟,難怪其後全部清拆掉。
   圖左油麻地警署背後甘肅街口有間公立醫局,有些人叫「健康院」「分局」,屬單層屋建築,小時候生病常往看診,記得昔日還高高興興環繞著中庭的一棵大樹玩氹氹轉。
   圖中也可見到那幾間木園後欄堆放了不少木材存貨哩。一定好茶樓門前掛有兩個花牌,那表示是晚有人在此擺酒; 啊!怎麼連街坊福利會都掛了個花牌?


一則舊木樓火警新聞

五十年代中一宗舊木樓火警新聞

這些戰前舊木樓不僅外表不堪,亦甚危險。
記得當年每遇颱風襲港,來勢兇兇之際,我們小的,都跑到親戚的家躲避風雨,只有兩老留守舊木樓大本營。
至於火患的隱憂,亦無時無刻觸動神經,我爸就自已造了一張三截木梯掛在家房門口旁,以防萬一,「大吉利是」時,即拖它至騎樓外垂放下,從二樓直達地面,家人的安全都有賴此裝置,幸好從沒需要動用到它
我們家住二樓的還好,那更高層的怎辦?

昔日喪禮

有街坊網友見到上面的廟街二合一照片慨嘆謂:
   『 真的勾起不少回憶,那時仲見到廣利理髮,曾有一段時期,其少東亦是我小學同學也。與再前一點的廣大理髮甚有渊源。
在廣大前一兩間舖,有花轎出租,出嫁的大紅花轎是也, 但從未見人結婚坐過花轎。而在租賃花轎的同時,亦有死人出殯用的「挺」出租,我只能說,但下知如何寫。出殯要「抬挺」,就像一輛轎,內裡放著死者遺照,幾個人抬住出遊,是為「抬挺」,以前死人出殯,有錢者會用車隊遊街,死人花牌,一個個用一些三輪單車撐住緩緩而行,有儀仗隊、樂隊及大批家屬跟著出遊,並會作出路祭,十分大陣仗。此外尚有一些如做戲看到的牌匾出租,有如狀元出巡時的肅靜、迴避木牌那樣,但這些物品叫什麽便不得而知了。
   彌敦道乃大街,不可遊行,新填地街乃街市,攤販多,也不宜遊行。只有廟街、上海街及吳松街這幾條街會有此活動。』



    真是觸景傷情,經街坊網友一提起便記得這列鋪,當中的確有間鋪頭如他所描述,但花轎我未見過,死人大燈籠上,斗大個藍色字則印象深刻。
   小時候家住上海街舊樓,當時的上海街是一條主要街道,是富户辦喪事遊行所必經之路,他們不走彌敦道,更不行新填地街,童年時每次聽到遠遠傳來鼓樂聲,我跟弟弟便欣喜若狂地 飛撲向騎樓,趴在面向街外的石基上,等著好戲上演 ,情況就如街坊網友所述一般,與上面圖片中的情景一樣,但我跟弟弟看到的是俯瞰畫面
   最深刻的是鼓樂聲響與步操,俱整齊有序,通常是西樂先行,樂師身上都孭著樂器,就像檢閱儀仗隊般,一字排開,場面壯觀,非常震撼 ;當聽到「D打」聲,見到中樂手的時候,表示節目已近尾聲,中樂手雖然非常賣力,面頰都吹至漲鼓起來,但明顯氣勢弱了許多 ,難怪排至壓軸,相信是與樂器本身聲量有關。
    當然,這些應該不是辦喪事的主軸,但小孩子盼望的就是這些有趣熱鬧場面,喪家的心情那會體會得到



舊樓沒升降機,樓梯又窄又直,有些是採用搭棚架方式把棺木卸下來,一些達到三四層樓的高度。




相命占卜『照田雞』

  不使用汽燈的行業還有相命占卜『照田雞』是也
  其實我只信科學,是不信相命術數,記得當年廟街的照田雞檔相當多,而仍是小童的我最愛看雀鳥占卦,但我從未見過用白色的雀,雀鳥占卜一般分三次跳出來挑卦書,每次都經檔主洗亂再排列,而它都能挑出相同的卦,讓占卜者相信是命中注定,而每次挑完,檔主都以火柴盒盛器喂食一次。
火水燈照田雞
雀鳥占卜

原當錶

  自備小型發電機者,除了打磨外,還有一種就是那些賣舊手表的業者,他們都寫著『原當錶』,都自備小型發電機去推動光管照明,但這些小型發電機都會發出一些味道,行過就會聞到一陣異味。
就是這些原當錶 ,當中來歷則頗堪玩味。

打磨翻新手錶

   從前行廟街,一定見過這些檔口,「佔光汽燈」都無法做到他們的生意,他們自備小型發電機,因為打磨機要耗電力。
大家只要放低隻『蛋』,他們便會幫你打磨到『立立令』
布轆打磨翻新手錶業者

周衛記衣車行

   無意間給見到我熟悉的一間鋪頭,「周衛記衣車行」,六十年代家父是它的熟客仔,常在該店跟老闆談天,一呆一兩個鐘,但我卻覺得好悶 ,但都俱往矣
圖左中是招牌「周衛記衣車行」

油麻地「果欄」

   油麻地「果欄」,對我來說有點有趣經歷,分享一下;話說六十年代中某年中秋節前,我大佬不知聽誰說好賺,學起賣水果來,記得那天早上四、五時便起床,跟他一起去油麻地果欄買貨,多間走遍,但見各個欄門前,人人都手執一個得幾根柱子的小算盤,晃動著發出劈里啪啦聲響,以其招來;而議價時都用此小算盤報出,似是不想讓隣近行家知曉,煞是有趣;最後我們買了幾籮「沙田柚」,由於我們沒有固定檔口,故沒採用寄貨方式,而用手推車推往旺角街市擺賣,大半天便賣完,四角錢買入一元賣出,利潤相當不錯 ,但與我無關,那時我還是小童,只是助手一名而已
油麻地「果欄



   油麻地果欄,亦常簡稱作果欄,是香港主要生果批發市場,位於九龍油麻地,北臨窩打老道,南抵石龍街,西為渡船街,東為新填地街。果欄建於1913年,以前是九龍水果批發市場,以多幢一、二層高的石建築組成,至今尚可見到不少具戰前特色的裝潢。「果欄」是珠三角一帶對水果批發市場的俗稱。果欄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油麻地果欄長期以來都是香港和九龍市區的水果批發集散地,每天凌晨四時至六時都會進行水果批發、競投、交易、轉運等工作。於1990年代中,批發市場搬往西九龍填海區的長沙灣副食品批發中心,雖然交收工序不再於果欄進行,但依然有不少批發商在果欄經營。
   政府曾考慮清拆果欄並與隔着新填地街已停業的油麻地戲院建築及鄰近的油麻地抽水站宿舍(紅磚屋)一起發展,但由於果欄搬遷計劃仍存爭議,因此先行發展油麻地戲院和紅磚屋地段。

引自維基網

昔日油麻地棄貓收集箱

   街市街公厠旁個收貓綠色木箱,讓人放不要的貓,其實六十年代在公厠斜對面的油麻地街坊福利會,中間有一小屋,上面寫著皇家香港防止虐畜會,前面設一像郵箱般的小窗口,正是那小窗口,昔日我不知放過多少幼貓進去,有入無出的,聞說是拿去燒(人道毀滅),間接是殺貓兇手咯
   當年所住的舊樓養了兩只貓,一黃色一黑白,採任意走動方式飼養,吃飯才回來,那能不經常懷孕,一年至少兩次,欲養之也不可能。

廟街「小電影」

   我七十年代初在廟街近北海街見過,「有飛揸飛」,是用白牌/私家車接載去昔日三不管的九龍城寨觀賞黄色電影/真人表演,我見都幾多人上車,足證生意不錯,不過更多這類活動是在街市街一帶,下圖是八十年代初的情況,變成了用的士接載。
   昔日廟街的「小電影」從業員在派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