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童年走過的日子

六十年代之油麻地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油麻地........六十年代懷舊地圖

香港柴灣【天主教明德學校】2012 六十周年鑽禧紀念

2012年正值【天主教明德學校】六十周年鑽禧紀念,特制作此影片作為對該校一點心意。


天主教明德學校是一所天主教的津貼男女校,為中文授課的小學,位在香港東區,於1952年創校,由天主教瑪利諾修會主辦。


該校在1952年成立,原名為瑪利諾明德小學校,是東區柴灣的第一所小學。
瑪利諾修會把辦學權移交給天主教香港教區,學校在1975年起易名為香港柴灣明德小學。
在2006年起,學校遷入新校舍,並轉用全日制上課。同時,學校由此而易名為天主教明德學校。



五、六十年代油麻地避風塘風情

香港故事-樂在不夜城

影片中,韋基舜談及一曲『客途秋恨』要三十蚊真的很貴,相信只有家境富裕者才可以消費得起
以下是昔日一篇文章記述,跟大家分享:

五、六十年代油麻地避風塘風情
【個佬叫艇遊河呀!】
油麻地避風塘在夏季的夜裡,顯得特別熱鬧,吸引各方遊客前去納涼遊河,或吃宵夜遣興,這裡海上風光真的與別不同。
每當夜幕低垂時刻,如果你在九龍旺角渡海小輪碼頭、公眾四方街碼頭或澄平街一帶經過時,一群「艇娘」就遠遠迎上前來叫道:「個佬叫艇遊河呀!」雖然這裡專門載客遊艇河的設備,不及銅鑼灣避風塘的那般講究,但艇中也裝有電池小燈泡,艙內亦鋪上草蓆或膠布等陳設。據「艇娘說」,目前整個油麻地避風塘載客的小艇有近百艘,每天穿插於塘內。艇租普通每小時兩元或兩小時三元。

【四條河街別有洞天】
這個避風塘被劃分四條街,街名分為:內河街、中河街、外河街及上海街,其中最熱鬧者是中河街。內河街是最靠岸的一條,停泊著較大的漁船,因為搬運漁獲物上九龍魚市場銷售,較為方便。沿內河街拐個彎便到中河街。

【忽聞水上琴絃聲】
小艇剛駛入中河街,便聞得一陣陣悠揚音樂歌唱聲,原來是賣唱艇在海中搖來曳往,向遊客兜生意。賣唱小艇上有男有女,樂器包括有秦琴、色士風、洋琴、二胡等等。你喜歡聽粵曲嗎?只管開聲,賣唱小艇隨即搖近你的艇旁,雙手奉上曲本,任君點唱,每曲兩元,如點五曲共收五元。由於有多艘賣唱艇,同時間大彈大奏,有如唱對台戲,歌樂聲交織,氣氛獨特,趣味盎然。明月當空,波光浪影,躺臥於小艇上欣賞漁火點點,樂韻悠揚,海風迎面輕拂,誠人生一大樂事。

舊油麻地避風塘ll

鏗鏘集之 家在避風塘(1983)

鏗鏘集裡面講及的: 油麻地避風塘內的學校
是叫『佈光漁民水上小學』
該校以”佈光”及”忠光”兩艘大躉船為校含,由國際徒道會主辦,學生有二、三百人,全部學童均為水上居民,自一九四九年開辦識字班開始,初時只有三、四班,至一九五三年向教育司註冊,全盛時期超過八班,學費低廉,以免水上居民適齡兒童失學,佈光小學給予避風塘內的貧苦兒童得到接受教育的機會。



舊油麻地避風塘

現今新油麻地避風塘的位置,是近年填海而伸延至現址的。
那麼舊油麻地避風塘又是何時興建的呢?
維基網寫得比較簡單,也有些不正確。


比較詳細的資料:
『舊油麻地避風塘』
一九零六年的丙午大風災,災情嚴重,之後一九零九年香港政府通過《建築避風塘條例》。
但「舊油麻地避風塘」是在一九零八年一月四日便正式拍板興建,於一九一零年六月完成前期工作並招標,當局原屬意英商承接此在當年屬於浩大之工程,惟至同年十月廿七日,英商之出價仍高出100萬,無法議成,遂由最低標價220萬之華商『謙泰』承辦,當時華商的實力與經驗都不被各方看好,但『謙泰』卻表現出色,依合約五年期,準時完工,且質量優良,成為佳話。
【狂瀾保障】
『舊油麻地避風塘』於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十六日由當時港督梅含理爵士(唯一被剌客槍擊之港督)舉行奠基及竣工典禮,奠基石還由當時的廣東巡按使題書【狂瀾保障】四個字。
未知此刻有【狂瀾保障】之奠基石有否保存,還是被作為興建「新油麻地避風塘」填海之物料。
1920年代的油麻地避風塘

1934年油麻地避風塘海傍
1940年之九龍倉及油麻地區

1962油麻地避風塘

六十年代油麻地避風頭塘--德昌街-碧街段

1963年的油麻地海傍
1963年佐敦油麻地海傍
一些『舊油麻地避風塘』的資料:
舊油麻地避風塘堤壩長三千三百二十五呎,闊一百九十二呎,高四十四呎,耗石塊約八十五萬噸,塘內面積一百六十九英畝,建築費約二百二十萬元,建造方式簡陋,僅使用兩艘起重機艇及四艘手絞機艇,工程中一老婦於爆石時死亡。


1965年佐敦道碼頭避風塘

1965年油麻地避風塘

1906年9月18日丙午風災

1906年9月18日丙午風災這風災讓當年香港死了約百分之五的人口
1906年「丙午風災」3艘舢舨被吹至油麻地街頭
這風災令昔日油麻地這個港口損失慘重
其實看回這張1880年代油麻地海傍照是那麼的熱鬧,
不難想象,經過二十多年填海發展的『新』海傍,風災當時是如何興旺了。
約1880 年代的油麻地, 尚未充分填海, 差館街=上海街,還是臨海道路-漁船泊岸之地
1908年豎立於九龍油麻地加士居道與佐敦道交界的紀念碑
是紀念於丙午風災期間法國魚雷艇「投石號」(La Fronde)沉沒而罹難的法籍船員
紀念碑建於油麻地,未知沉沒地點是否靠近此區
1968年,香港政府計劃擴闊加士居道,便將紀念碑移到跑馬地香港墳場。
惟道路擴闊工程最終擱置,紀念碑原址成為拔萃女書院校園的一部份。
1908年所立之碑文

油麻地「有寶」 等大家發掘

  要認識真正的香港,其實應該從舊區入手,比看歷史書更生活化和容易吸收。在眾多舊區中,油麻地的社區特色肯定是經歷多年風吹雨打的老舖和舊建築。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油麻地並不「麻麻地」,而是寶地。
始於小艇停泊處
早於1860年九龍半島割讓英國以前,油麻地一帶已有人聚居,天后廟內有一塊刻於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的石碑,記載了當時該區稱「麻地」,只是一處供小艇停泊的淺灘。光緒元年(1875年),「麻地」改稱為「油麻地」,據說是因天后廟前的海灣廣場,為漁民曬晾船上麻纜而得名「麻地」,後來附近居民增多,有商店經營修補漁船所用的桐油和麻纜,因而被稱為「油麻地」。
油麻地經歷3次填海工程,第一次填海始於1875年,翌年油麻地獲重新規劃,開闢3條主要街道,即廟街、上海街和新填地街,並以現時天后廟為中心,建設低密度建築的市鎮中心,及後更夷平柯士甸道一帶山脈,把彌敦道延伸至油麻地。政府在1900至1904年進行第2次龐大的填海計劃,自新填地街填至渡船街,油麻地漸漸發展成九龍的商業中心,而上海街成為那裡最繁忙的街道。到了90年代初,九龍西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商業中心的地位漸漸轉移至尖沙咀及旺角,油麻地的發展步伐卻放緩下來。
老店市集多籮籮
油麻地的歷史價值的可貴之處,不只是因為歷史建築的保存,更多的是因為建築內的老店依舊繼續經營,多年來的地道生活仍然得以體現出來。特色店如雕刻店、佛具店、刀具店等,在其他地區較少會於同一區出現。沿著上海街走一趟,幾乎可以一覽區內特色老店,得如茶樓、木器老字號永安號、永華臘味行、鏡明相架、陳枝記老刀莊、雙光電器等。除了上海街,廣東道與新填地街都有不少老舖,油麻地昔日的社會風貌,仍可從中略窺一二。
油麻地另一特色可說是市集和夜市特多,包括玉器市場和毗鄰的油麻地街市,以及3個露天市集,即新填地街(甘肅街、南京街交界)和廣東道露天市集(登打士街、碧街交界)及廟街夜市(廟街、街市街交界)。
當中最為吸引的有玉器市場,內裡攤檔有不少都是來自廣東道,後因政府規範而於1987年陸續遷入玉器市場。現時那裡分A、B兩區,合共約有300多個攤檔,售賣不同級別的玉器。內裡的另一特色便是「書信街」——有多間攤檔專為不懂寫字的人服務,包括寫書信和報稅,保留了昔日民間面貌。
歷史建築成焦點
由於昔日油麻地位處沿海,天后古廟是當地的標誌之一,亦是一級歷史建築物。逾百年歷史的天后古廟昔日臨近海邊,是漁民出海前必向馬祖祈求平安之處,後因填海工程而遷現址,現時與多株榕樹相伴——「榕樹頭」因而得名,那裡是街坊聚腳地,也是舉辦社區活動的熱點之一。
論歷史建築,不得不提法定古蹟的東華三院文物館。它前身是廣華醫院大堂,於1911年已經落成,文物館屬傳統的樑柱建築結構,結構柱以木建造,豎立在具雕飾的花崗石柱座上。牆身以青磚築砌。整幢文物館坐落於花崗石平台上,結構中西合璧,在1992年獲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文物館內藏眾多珍貴歷史文物——歷史照片、檔案和文物,包括清光緒年間獲官員贈予的牌匾、1873年記載著東華服務單位每年收支情況等的《徵信錄》、1929年東華東院照片、50年代東華義莊的檔案和收據等,館藏豐富。
論人氣鼎盛,其中之一必定是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油麻地果欄,據九龍果菜同業商會有限公司執行幹事莫澤強說,果欄的「繁忙時間」是由晚上至翌日早上,深夜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其實早在1913年已經落成的油麻地水果批發市場,最初不單售賣水果,還有蔬菜、雞、魚、米和乾貨等。之後,魚欄、菜欄、雞欄等在60、70年代相繼遷出,而大眾對水果的需求增加,水果經營規模逐漸擴大,全港約八成的鮮果都是從果欄批售。
摘自:文匯報2010年12月13日專題 ■文、攝:盧寶迪

加士居道紀念碑『石筆』

昔日炎炎夏夜,晚飯後納涼,除了彌敦道普慶戲院側之三角公園之外,偶爾會到此地遊玩,六十年代是設有鐵鍊圍欄的,紀念碑側還建有一約五六呎高之磚砌立方體建築,不知為何物,但小孩子們都攀上爬下,樂在其中




   加士居道紀念碑,是香港一座紀念碑,本來的名稱已不可考,後人以其原設置於九龍佐敦加士居道與佐敦道交界而取此名。該紀念碑於1908年豎立,紀念於丙午風災期間法國魚雷艇「投石號」(La Fronde)沉沒而罹難的法籍船員。
背景
   1906年9月18日,一股強烈颱風襲擊香港,史稱丙午風災。當時有一隻名為「投石號」(La Fronde)的法國魚雷艇在維港沉沒,5名(有說20名)法籍船員罹難。1908年,有民間組織便在加士居道豎立一座紀念碑以作悼念。
   1949年5月,九巴開辦一條10號的巴士線,來往尖沙咀天星碼頭至加士居道紀念碑,後者的總站名稱為「紀念碑」,後來該路線延長到佐敦道碼頭,自此便再沒有巴士線以此作總站。
   1968年,香港政府計劃擴闊加士居道,便將紀念碑移到跑馬地香港墳場。惟道路擴闊工程最終擱置,紀念碑原址成為拔萃女書院校園的一部份。

引自維基網

京士柏『水塘山』

   南九龍裁判署後面是京士柏,小時侯我們叫它『水塘山』,水塘一般都不建山上,它其實是貯/配水庫,山上有天文台;每天早上差不多都跟著我爸到『水塘山』晨運,山腰處有一大片波地,大清早便聚集一群人在足球競技,而一眾旁觀者看得跟踢球的一樣投入,但看得出人流複雜,所以我們都只會路過而不停下圍觀。
   山上玩的都是一些康樂活動,捉金絲貓、蜻蜓、蟬、放風箏、打羽毛球.....等。
   山頂有小徑可繞天文台氣象站一圈,雖然隔著鐵線網,內裡的風速計、雨水測量....等儀器都見得到,如果遲了離去,約於早上九時後,會看到天文台的職員釋放出一個大氣球升空作探測活動。
   那時往遊『水塘山』,都是從伊利莎伯醫院斜路上,離去時除了走回原路之外,還可從衛理道「陸英軍醫院」方向出,或從「百步梯」直落窩打老道離去;記得好像從公眾四方街也可以上下京士柏山,但路比較不好走,那邊附近在戰時還建有防空洞哩。
   現在的京士柏山都景物全非了,除了一推豪宅外還是豪宅,連這市肺都快保不住了。
圖為1950年代京士柏公園1950年代京士柏公園_1.jpg
圖為九龍京士柏19xx
昔日香港 — 九龍京士柏19xx.jpg
皇家香港天文台---在京士柏山放出探測氣球

京士柏伊利沙伯醫院1978

六十年代初的伊利沙伯醫院護士學校-------那段斜路及石牆頂部,不知走了多少遍了。
六十年代初的伊利沙伯醫院

六十年代初的伊利沙伯醫院
1920年代的漆咸道
加士居道南九龍裁判署前.....19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