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童年走過的日子

六十年代之油麻地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油麻地........六十年代懷舊地圖

舊油麻地避風塘

現今新油麻地避風塘的位置,是近年填海而伸延至現址的。
那麼舊油麻地避風塘又是何時興建的呢?
維基網寫得比較簡單,也有些不正確。


比較詳細的資料:
『舊油麻地避風塘』
一九零六年的丙午大風災,災情嚴重,之後一九零九年香港政府通過《建築避風塘條例》。
但「舊油麻地避風塘」是在一九零八年一月四日便正式拍板興建,於一九一零年六月完成前期工作並招標,當局原屬意英商承接此在當年屬於浩大之工程,惟至同年十月廿七日,英商之出價仍高出100萬,無法議成,遂由最低標價220萬之華商『謙泰』承辦,當時華商的實力與經驗都不被各方看好,但『謙泰』卻表現出色,依合約五年期,準時完工,且質量優良,成為佳話。
【狂瀾保障】
『舊油麻地避風塘』於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十六日由當時港督梅含理爵士(唯一被剌客槍擊之港督)舉行奠基及竣工典禮,奠基石還由當時的廣東巡按使題書【狂瀾保障】四個字。
未知此刻有【狂瀾保障】之奠基石有否保存,還是被作為興建「新油麻地避風塘」填海之物料。
1920年代的油麻地避風塘

1934年油麻地避風塘海傍
1940年之九龍倉及油麻地區

1962油麻地避風塘

六十年代油麻地避風頭塘--德昌街-碧街段

1963年的油麻地海傍
1963年佐敦油麻地海傍
一些『舊油麻地避風塘』的資料:
舊油麻地避風塘堤壩長三千三百二十五呎,闊一百九十二呎,高四十四呎,耗石塊約八十五萬噸,塘內面積一百六十九英畝,建築費約二百二十萬元,建造方式簡陋,僅使用兩艘起重機艇及四艘手絞機艇,工程中一老婦於爆石時死亡。


1965年佐敦道碼頭避風塘

1965年油麻地避風塘

1906年9月18日丙午風災

1906年9月18日丙午風災這風災讓當年香港死了約百分之五的人口
1906年「丙午風災」3艘舢舨被吹至油麻地街頭
這風災令昔日油麻地這個港口損失慘重
其實看回這張1880年代油麻地海傍照是那麼的熱鬧,
不難想象,經過二十多年填海發展的『新』海傍,風災當時是如何興旺了。
約1880 年代的油麻地, 尚未充分填海, 差館街=上海街,還是臨海道路-漁船泊岸之地
1908年豎立於九龍油麻地加士居道與佐敦道交界的紀念碑
是紀念於丙午風災期間法國魚雷艇「投石號」(La Fronde)沉沒而罹難的法籍船員
紀念碑建於油麻地,未知沉沒地點是否靠近此區
1968年,香港政府計劃擴闊加士居道,便將紀念碑移到跑馬地香港墳場。
惟道路擴闊工程最終擱置,紀念碑原址成為拔萃女書院校園的一部份。
1908年所立之碑文